返回首页

如何评价迈克尔法斯宾德主演电影《史蒂夫乔布斯》?

来源:www.fanlv.net  时间:2023-08-14 18:02   点击:299  编辑:admin   手机版

这是一部好电影。


当然,我是站在电影的角度,而不是站在真实的角度来说的。有一些情节与事实不同,比如说乔布斯在离开苹果后,再没有与斯卡利有过交集,但电影却安排他们有两场对话。但我认同编剧的观点,“(记者)有报道客观事实的义务,而我(编剧)有主观创造的权利。”


艺术高与事实,可以认为是在事实基础上的加工创造。


说一说这部电影好在哪里,以下会有大量剧透,在意的人请绕行。当然,对于这样一部电影,似乎剧透与否并不重要。


——————————


电影并没有讲乔布斯的一生,而是只选了三个产品发布会之前乔布斯与其他人的对话场景展开。这三次发布会,分别是1984年第一台Mac电脑的问世、1988年乔布斯离开苹果后创立NeXT并发布“黑立方”和1998年iMac的发布会。


这三次发布会,就像是话剧中的三幕场景。这三幕场景中,与乔布斯对话的主要人物都是一样的。


1、乔布斯的女儿丽莎。当然还有丽莎的妈妈,也就是乔布斯的前女友。不过这个人物存在目的,主要是为突出乔布斯与他女儿的关系,因此我没有将她算做主要人物。

2、乔布斯的好友,苹果的联合创始人沃兹。

3、GQ杂志的记者Joel。

4、苹果的元老,也是第一幕开始时苹果的营销主管乔安娜。

5、第一幕开始时苹果的CEO斯卡利。

6、苹果公司的一个技术人员,我忘了电影里叫什么名字了,暂且叫他程序猿吧。


每一幕,都是乔布斯与这几个人争吵。但每一次争吵,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


————————


线索较多,一时之间不知道从何处开始说起,先从一个小细节开始。


三次产品发布会前,乔布斯每一次都会看到一份报道。


1,1984年Macintosh发布会前,乔布斯看到了时代周刊,原本他认为自己应该登上封面,但结果并没有。


乔布斯当时表现的状态,是暴躁,发脾气,并因此埋怨了他的好友Dan kottke。他认为是Dan kottke在接受采访时说错了话,才导致他没有登上封面。


2,1988年黑立方的发布会前,也有类似的一个情节,那位程序猿给他看了一份报道,那份报道给与乔布斯较高评价,说“乔布斯有太多创意值得微软借鉴……”看完后,乔布斯将那份报道折起来收在了口袋里。


乔安娜说:“给我吧,我帮你把它扔了。”但乔布斯说:“不,我要先留着。”


3,到了1998年imac发布会。一名员工同样在发布会前交给他了一份报道。乔安娜有些担心,想要制止这名员工不要给乔布斯看。但乔布斯表示没关系。


接过了那份报道,但却并没有当即看,而是继续处理当下的工作。直到过了一会空闲时,他拿出报道,报道给予了乔布斯的产品极高评价:它不仅是这些年来外形最酷的计算机,同时也强有力的宣告了,硅谷最初梦想的公司,终于不再是痴人说梦。


以及后来还有的一句:福布斯称其为“一个产业的成功飞跃”。


乔布斯看完后,并没有当回事,随手将报道交给了乔安娜。


一份报道,出现在了三幕场景中,而乔布斯的主观态度,是完全不同的。通过这一个小细节,我们可以看到乔布斯的变化,从最初的十分在意媒体的评价,到最后的云淡风轻,他已经变得自信且强大。




————————————


用一样的方法,我们将其他情节从这三幕中拿出来进行对比。如,乔布斯与他的好友,也是苹果的联合创始人沃兹之间的对话。


三次发布会前,沃兹都希望乔布斯可以在发布会上公开致谢自己所带领的团队,但每一次,乔布斯都拒绝了。


同样,这三次对话,每一次的情绪都不同。


第一幕,乔布斯是自负的,意气风发。在这时他们只是谈论,乔布斯不肯致谢该团队,两人只是各说意见,并没有争吵。


沃兹与乔布斯,他们的理念不同,但不能说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即使谁也不能说服谁,但谁也不反对谁。


但在第二幕则不同了,乔布斯依旧不肯致谢该团队,两人争论的很激烈,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就是因为在斯卡利任职苹果公司CEO期间,因为乔布斯的产品并没有创造利润,因此将更多的资源给了沃兹的团队。或许这一点也让沃兹认为自己的方向是对的。


因此在这一次争论中,沃兹甚至说出了诸如:你迟早会完蛋,你的计算机会一败涂地,只是因为我们是朋友,我才到这里来支持你……之类云云。


等到了第三幕,剧烈的争吵。


我只说其中的一句对话,沃兹对乔布斯说:“我觉得没有人在个人计算机大众化方面比我的贡献更大,但你从来没有尊重过我。”乔布斯回答说:“至少考虑下,或许是因为你也从来没有尊重过我。”


沃兹与乔布斯的冲突,表面上乔布斯不肯致谢沃兹的团队,但说穿了很简单,就是他们的理念不同。沃兹想要做开源的产品,而乔布斯想要做的却是封闭的系统。


这是没有对错的坚持,只关乎情怀。开源有开源的好处,封闭也有封闭的好处。尤其是经历了两次巨大的失败之后,他依旧坚持初心,这才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但或许正是因为乔布斯的执着,才能成就最终的苹果。

而且必须要指明的一点是,三次乔布斯都在坚持他的看法是对的,但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却是不尽相同。从一开始的自负,到最终他由内而外表现出的,是强大的自信。

————————————


再来看看三幕中都会出现的一名叫做Joel的记者。


第一幕中,乔布斯与程序猿在讨论一定要让计算机说“HELLO”,接下来是乔安娜和乔布斯的对话。


乔安娜:你们得小心点,Joel在这儿。

乔布斯:我才不管,谁是Joel?

乔安娜:GQ杂志的,他已经跟了你一周了,你没发现么?你就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他就在会场里。

随后,乔布斯回头与Joel打了个招呼,随后降低了音量。


第二幕中,乔布斯接受Joel的采访,随和多了。


Joel采访乔布斯,乔安娜说我来代替他接受采访,但Joel坚持让乔布斯说几句,乔布斯并没有反对。与Joel说了很多的内容,甚至最后乔安娜提醒乔布斯,“我觉得已经说的够多了。”


但乔布斯并没有在意。


第三幕中,Joel介入的就更多了。


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细节,14年来,Joel写了三次关于乔布斯的报道,第一幕时,明显乔布斯很在意被记者知道公司内部的一些情况,但到了第三幕时,有一个细节:乔布斯与沃兹剧烈争吵时,有一名工作人员试图从会场带走Joel,但被乔布斯制止了。


此时的他,并不介意记者看到他与联合创始人之间的争吵。


或许在这一幕稍早的另一场戏中,乔布斯与程序猿的对话,已经有意无意的突出了这个主题,程序猿问:“你为什么想让大家都讨厌你?”那时候的乔布斯回答说:“我没想让大家讨厌我,我只是不在乎他们是否讨厌我。”


————————


再来看看斯卡利。这个人物,对于乔布斯来说,应该是亦师亦友。当然现实中,乔布斯与斯卡利自从决裂后再没有过交集,但影片中,多安排了他们两人之间的原本不存在的两场对话。


第一幕时,可以想象,当时乔布斯很年轻,而斯卡利已经是百事可乐的CEO,乔布斯希望一个有经验的人来带领公司走向辉煌,因此才说服了斯卡利来到苹果出任CEO,也有了那句很出名的话:“你是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想来和我们一起改变世界?”

影片中,乔布斯很尊重斯卡利,可以因为斯卡利的一句话,而改变了发言的内容。对话中,斯卡利也开玩笑的说:“在你面前扮演父亲的角色是很危险的。”


第二幕中,两个人剧烈的争吵,并且顺带回忆出,1984年Macintosh失败后,乔布斯离开苹果的经过。


到了第三幕,乔布斯自己说,15年了,我已经不是那么在意了。在这一幕中,他们两个人握手和好。


而且,是乔布斯先伸出的手。


当然,这部分情节是编造的,但一个真正自信且强大的人,应该有这样的胸襟。我相信,如果乔布斯后来有机会再遇到斯卡利的话,他或许也会这样做。


————————————


还有,他对待女儿的态度,也是影片的一个重点。


但这一部分我不想说的太多,大家自己去看影片感受吧。


事实上,影片三个段落的结构,任何一个细节,都有相互呼应。可以说,电影中没有任何一句多余的对白,没有任何一个多余的镜头。


那么回到开始说的问题,为什么选择这三个发布会来讲述乔布斯的故事?在这三次发布会上,可以表现出乔布斯从最初年少轻狂,最终成长为一个足够强大的人。


以至于后面乔布斯发布iPhone,macbook的时候,已经显得那么不重要了。


说真的,这样的电影结构,从根本上,就要比平铺直叙来讲诉乔布斯的故事要高明很多。


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三重境界,与电影中乔布斯在这三次发布会前表现出的状态,竟是异曲同工。


——————————————


最后再来说一说表演,尤其是法鲨的表演,几乎可以说是无可挑剔。


三个时期的乔布斯,被法鲨演的入木三分,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在三幕场景中,所表达出的层次完全不同。很难说究竟是法鲨的表演成就了剧本,还是剧本上的表演空间成就了法鲨,因为这其实本就是一体的。


还没看今年小李子那部冲奥的影片,但我希望是法鲨获得这一届最佳男主角。话说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本来是先找小李子,但小李子没有演才最后定的法鲨。


说实话,相比于看谁拿小金人,我更喜欢看小李子哭晕在厕所……


以上最后一句,纯属我的个人恶趣味,哈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