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德国海战电影

来源:www.fanlv.net  时间:2023-04-28 17:22   点击:298  编辑:admin   手机版

  在敌之手In Enemy Hands (2004)

希特勒臭名昭著的U型潜艇战正在酣战之际,一艘U型潜艇与返航途中美国海军的“箭鱼”号不期而遇。经过短暂的激战,德国人俘虏了一批美军将士。U型潜艇在航行途中又被美军舰艇发现,在敌人潜艇上的这群美军战俘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是帮助纳粹潜艇躲过一劫以保全性命,还是破釜沉舟与敌人拼个鱼死网破呢?

猎杀U-571 / 深海任务U-571 / U-571风暴 U-571 (2000)

1942年4月,二战期间,大西洋上,德军战舰采取“狼群”战术,令盟军损失惨重。

  美国海军上尉泰勒(马修•麦康纳 Matthew McConaughey 饰)因抗敌表现出色,曾被许诺晋升艇长,但是却因故不能如愿。这时突然传来敌情,泰勒临危受命,登上S-33老爷级潜艇执行秘密任务,指挥官为上尉迈克(比尔•帕克斯顿 Bill Paxton 饰),同行的还有哈什(哈威•凯特尔 Harvey Keitel 饰)上尉和库南少校等。

  经过勘察,一艘德军受创潜艇U-571,正在发出求救信号。S-33的任务是伪装成一艘德军的维修舰,以维修作掩护,从U-571 上获取德国最先进的译码设备。不过,由于S-33年久失修,水箱等装备已到服役期,若潜入200米以下恐有危险,但是为了完成任务,泰勒等人还是小心驾驶,偷袭了德国军舰,但正在此时,德军的鱼雷也逼近了U-571,他们命悬一线,生死未卜……

重返俾斯麦战舰 Expedition: Bismarck (2002)

本节目荣获艾美奖,有奥斯卡金像奖导演詹姆斯卡麦隆与Discovery频道携手合作,搜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传奇战舰。

  

俾斯麦号战舰是多数海军专家心目中,装备最精良的海上堡垒。这只德制钢铁巨兽在二次大战期间,虽然屡遭敌舰猛击,却仍然屹立不摇。虽然它最终还是难逃被击沉的命运,但却丝毫没有改变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与价值。就历史意义而言,俾斯麦号战舰和铁达尼号有着同样的影响力。

  

电影《铁达尼号》的知名导演詹姆斯?科麦隆,特别选在俾斯麦号战舰沉没六十一周年当天,邀请当时舰上的生还者、击沉他们的敌舰人员、以及一群专业的探险小组,一同潜入险恶的深海中,再度登上俾斯麦号战舰,以见证这段永恒不朽的历史传奇,同时也藉此机会探索当时战舰沉没的真相。

  影片中除了有探险小组涉险拍摄到的战舰残骸内部特写外,一幕幕以电影手法呈现的战争场面以及珍贵的史料画面,绝对会让您震撼不已!

从海底出击 Das Boot (1982)

二次大战期间,德军一艘U型潜艇奉命出击,完成对英国船队的袭击任务,当他们完成任务返航途中,却遭遇上前所未见的危机。

  《从海底出击》片长超过三个小时,而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分钟里,时间几乎都消耗在一艘德国潜艇的封闭空间里面,满脸油污、胡子拉茬的德国海军是影片的主要角色。在它的悠长篇幅之中并不缺乏大起大落的情节起伏,潜在的重重危机随时威胁着舰艇上官兵的生命安全,这个貌似强大而冷冰冰的庞然大物完全不能自保,一切只能听天由命。

  

最长的一天 The Longest Day (1962)

影片描绘的是登陆诺曼底的第一天所发生的事件,所谓最长的一天是该片分别从盟军和德军双方面的角度同时描述诺曼第登陆这一历史战役的来龙去脉,以及双方在此期间的重要反应,手法平实,场面逼真,让整个事件在观众眼前重现。

  并且粗中有细,无论是决策的将军还是登陆的士兵都写得栩栩如生:英军战机低空飞过攻击;美国特种部队遭德军射击;一群法国修女冒着枪林弹雨抢救联军伤兵……

遥远的桥 A Bridge Too Far (1977)

这是一场非常值得后人深思的战例。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至7月25日,巴顿率领的第3集团军率先冲出诺曼底地区,开始了法兰西平原上对德军的大追击,盟军上下逐渐弥漫乐观的情绪。

作为进攻的两支铁拳——蒙哥马利和巴顿都想成为最早进入柏林的人,而盟军有限的补给能力无法保障两支大军同时发动进攻,进攻只能在一个方向进行。

  最后蒙哥马利的的北线进军方案被艾森豪威尔接受。

蒙哥马利希望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企图绕过传闻中德军严密布防的“西部壁垒”,而在荷兰方向展开一轮新的攻势,代号为“市场--花园”。计划采用空降“蛙跳”战术,以美军第82、101空降师,英军第1空降师及波兰伞兵旅的共35000人,依次在63英里战役纵深上的埃因霍温、奈梅根和阿纳姆三地空降,夺取莱茵河上的桥梁,像交“接力棒”一样,护送地面推进兵团,直捣德国腹地——鲁尔区。

  

1944年9月17日13时30分,战役开始,盟军动用了5500余架运输机、2596架滑翔机、8000余架战斗及轰炸机,同时在三处地区空降。但是战役进行得很不顺利。在经过残酷战斗后,101师和82师伤亡了3542人,才与地面部队会师。而远在最前方的英国第1空降师久等援军不到,在伤亡3716人后,一部投降,另一部突围成功。

  盟军付出了重大伤亡代价,但只“完成了90%的目标”(蒙哥马利语)。战后,一位战地指挥官感叹:“那座桥对我们来说太遥远了!”

这是20世纪70年代摄制规模最大的战争片,在大导演理查德。阿顿伯勒的旗下聚集了诸如詹姆斯·卡恩、迈克尔·凯恩、肖恩·康纳利、罗伯特·雷德福、安东尼·霍普金斯等一干明星。

  但也正因为戏份分配的关系,使情节进展有如片段的组合,缺乏一气呵成的气魄,而且也拍得太冗长。不过即便如此,凭借极其出色的摄影和明星们的倾力出演,部分场面仍令人有大开眼界之感。影片描述了欧战尾声的1944年,盟军为了打开通往柏林的道路直捣纳粹首都提前结束战争,于是采取大规模的空降行动降落荷兰。

  为了夺取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铁路大桥,与占有绝对优势的德军浴血奋战的故事。让人扼腕叹息的是,虽然付出了伤亡惨重的代价,盟军仍遭失败。

血拼大西洋/大西洋争霸战 The Battle of the River Plate (1956)

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德军以闪电战术攻占欧陆,英国隔海顽抗,它的物质、战备物品全由海上运输。

  德军布置了新型的奇袭舰史培号,击沉了大西洋的的货轮及油轮。英国派出一只特遣队猎杀此号称海上之虎的奇袭舰,最后史培号被追至乌拉圭(中立国)之MONTEVID-EO港,在港台外英舰群集下,史培号最后自己引爆沉溺。

改变自著名的战争历史事件。二战期间,有“海洋之虎”之城的德国小型战舰苏贝号,袭击了无敌商船,此举惹火了英国海军。

  1939年12月13日,苏贝号在南大西洋与英军战舰展开了生死搏斗,苏贝号损失惨重,逃到乌拉圭难不的蒙特比尔海港,但是乌拉圭政府只给与72小时的停留时间,苏贝号的结局会如何呢?

海底喋血战The Enemy Below (1957)

在二次大战期间的南大西洋,美国驱逐舰海恩斯号用雷达追踪到德国潜艇信号,于是穆勒舰长(罗伯特.米彻姆饰)便展开追击。

  穆勒原担任货轮船长,因被鱼雷击沉而转任海恩斯号的舰长,船上多是新兵。德国史登堡舰长(克德.朱尔吉斯饰)亦是船舰作战好手,奉命与奇袭舰会合并取回英国密码,故一直坚守航线,却遭穆勒识破尾随而来。穆勒深怕弹援不中而反遭德国舰队围击,便每小时以深水炸弹轰击以待援兵赶来。

  德国潜艇被逼到深海海床以便甩脱追击,由于美舰不断轰击使德军船员受不了,舰长以进行曲鼓舞士气,这样一来更被美军声纳探知予以轰击。海恩斯号也受重创,穆勒假装弃船引诱德潜艇浮出海面,以便轰击潜艇使两舰相撞……。

U-571,最长的一天

有一部关于二战U型潜艇的《从海底出击》,非常男人的电影。

  试试看Turning Point, Graf Zeppelin (2008)

齐柏林伯爵号的故事,还得从上世纪30年代说起。当时,航空母舰曾是纳粹德国海军计划中的重要部分。1929年2月,纳粹德国海军上将雷德尔提出建造两艘航空母舰的建议,并得到批准。

  

1935年,希特勒宣布建造航母。在此期间,德国工程师参照日本“赤城号”重型航母的设计图纸,结合本国研究成果,于1936年正式提出方案,开始全力投入制造航母。1936年,德国基尔造船厂一下子就铺设了两艘航母的龙骨,两艘航母的名字分别叫“齐柏林伯爵”号和“彼得·斯特拉塞”号。

  “齐柏林伯爵”是为了纪念硬式飞艇的发明者齐柏林,而“彼得·斯特拉塞”则是德国飞艇部队长官彼得·斯特拉塞的名字。

欧洲战事全面打响时,“齐柏林伯爵”号已经建成大约85%,而且大部分基础设备已安装完毕。1938年,“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下水的时候,希特勒兴奋异常,并对它行了一个纳粹军礼,希望这艘庞大的舰船可以帮他征服整个北海区域。

  

然而,其后期建造工作却因为德国海军总体战略思想的改变而停滞。1940年6月,根据德军统帅部的指示,“齐柏林伯爵”号被排除在“优先建造”的舰艇目录之外,其建造工作被完全中止。

两年后,英国皇家海军的舰载机成功地把纳粹海军“提尔皮茨”号战列舰赶出了摩尔曼斯克附近的盟军补给线,德国海军上将雷德尔迫不得已再次提出“为保护舰队免遭敌人空中打击,完全有必要配备航空母舰”的要求。

  于是,1942年5月,建造工作又得以恢复。

空军总司令因嫉妒处处阻挠

以前,一些军事历史学家一直认为,纳粹德国航母没有真正投入作战的原因是战事推展过快,但事实上恐非如此。

原来,纳粹德国航母之所以迟迟未能加入海军的行列,与空军总司令戈林的霸道和独裁有关。

  戈林曾经说:“在德国土地上一切会飞的东西都属于我。”海军多次提出要建造航母,加强海军航空兵力量,使得这位空军总司令大为恼火。他清楚地知道,航母是流动的海上机场,有了它,海军岂不是也有了飞机吗?航母是海军的,我空军司令管不着,这岂不是削弱我的力量、扩大海军力量了吗?因此,身为空军总司令的他坚决反对。

  

后来,德国议会终于同意海军建造两艘航母。戈林心里很不痛快,就有意阻挠航母的建造。当时,航母舰体部分由海军监造,而机场和舰载机方面由空军研制。结果由海军建造的舰体早就造好了,但空军建造的机场和舰载机却迟迟未能配套,许多重大技术问题没有解决。

  海军看到这种情况,觉得没有指望了,只好改变战略,投入上千艘潜艇,采取切断海上运输线的方法,以求扼住盟国的经济命脉。

1942年,德国海军又试图把两艘大型邮船“欧罗巴”号和“波茨坦”号改装成小型的航母,可是霸道的戈林又不给舰载飞机,只给了几架陆用的飞机。

  这些飞机根本不能在舰上起飞,因此改装航母的计划不了了之。

在这场权力之争面前,由于希特勒站在戈林一边,迷信其空军制胜论的观点,使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上将以及他的继任邓尼兹元帅为争取组建海军航空兵的努力多次失败。在这种情况下,航母的建设工作总是时断时续,到战争结束,它的基本工程还有5%左右没有完成。

  

就是这位为希特勒所倚重的戈林元帅,因其鼠目寸光、骄傲狂妄而使纳粹德国丧失军事优势的闹剧还不止此一事。1942年初,德军工程师罗森施泰提出了利用偶极子可以抵消雷达的功效,制造干扰对方雷达的新式电子武器的设想。戈林知道后大喜,英国的雷达技术一直是他的心病,如果能干扰雷达,就相当于挖掉了对方的眼睛。

  然而他转念一想,认为这一新技术一旦公开,也会被英军利用来对抗德国的雷达,于是下令烧掉了所有的有关这项新技术的报告。可是几乎和罗森施泰同时,英国的科兰博士也发现了偶极子在军事上的战略意义,很快英国就生产出了一种名为“月光”的抗雷达电子装置,并投入战争,1943年7月,德国汉堡因此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高层领导人物的决策失误是导致“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夭折的主要原因,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到二战爆发时,德国已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最先进的水下潜艇部队。

二战中德国潜艇作为一张王牌曾在大西洋兴风作浪,几乎切断了英国海上交通线。仅在开战的第一年中,这支潜艇部队就击沉了盟军各型舰只471艘。

  这种疯狂的潜艇“绞杀战”,在战争初期几乎使英伦三岛陷入绝境。正是由于潜艇在夺取制海权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纳粹德国认为其海上作战有足够的优势,从而放慢了建造航母的步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