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年你又翻出来重看了哪些经典老剧?有什么新的感受?

来源:www.fanlv.net  时间:2023-06-12 19:23   点击:91  编辑:admin   手机版

我这边刚解封几天,在被封闭的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又重看了一次《知否》,疫情以来的这三年,我每年都重看一次,大概是因为戏中那种静水深流的日常生活能够熨帖我这颗疫情下的焦躁心灵吧。

另外,我每看一次,就更喜欢明兰这个人物多一些。

尤其是剧中的明兰,我认为电视剧版的《知否》,和电视剧《甄嬛传》一样,是少有的影视化比原著更成功的IP改编作品。


当然,不少书粉和我的观点截然不同(我先说了,我只通读过两遍原著,大概算不得资深书粉),对电视剧的人物塑造有很多不满。

尤其是当初刚播出时,书粉认为剧中的盛明兰崩了原书中的人设,将一个心境豁达、闲散度日的种田文女主活生生演成了《甄嬛传》、《延禧攻略》等后宫剧中的黑化复仇大女主。

比如剧中明兰设计墨兰与梁唅私会,再让两人的私情被撞破,使盛紘见识到了林小娘母女的真面目,给林小娘发了便当,顺利报了生母当年被林小娘设计,一尸两命的惨剧。



和剧中主动设计为母报仇的明兰不同的是,原著中的明兰是个现代穿越女姚依依,职业是法庭的书记员。

姚依依穿来的时候生母卫小娘已经难产而死,姚依依从来没见过她,自然没有为她报仇的心思,在古代最大的心愿便是好好生活,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以局外人旁观的态度看待盛家的家长里短,内心刷过一排排吐槽的弹幕,外表还要装的呆萌可爱、人兽无害。

林小娘和墨兰母女俩的下场,纯粹是她们贪慕虚荣的结果,原书中的姚依依没有进行任何干预。

而剧中的明兰,策划推动了整件事的发展:


这这这,在书粉看来这活生生是史湘云变成了魏璎珞的即视感嘛!

书粉们尤其不能忍受的是,她们认为这样一心复仇的明兰非常的自私,设计墨兰的私情被发现,是给整个盛家抹黑,不仅可能会连累盛老爹的仕途,还可能连累盛家所有女儿的闺誉,让她们难觅良缘。

而且最终事情的解决,还连累到最疼明兰的祖母,豁出去自己的脸面,为了盛家的名誉,亲自到梁家为墨兰提亲。

所以书粉们认为,不顾祖母多年辛苦养育的恩情,只惦记着为生母报仇的明兰,不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了吗?

她多年来的隐忍、乖顺、藏拙,只是卧薪尝胆式的蛰伏,甚至对祖母的孝顺,也很可能是暗藏了算计的利用。

这样冷血的明兰,一点也不像书中迷迷糊糊的明兰那般可爱,哼!

但我想说句得罪人的话,这些书粉,也许更符合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定义。

由于广电总局不允许穿越题材的拍摄,剧中的盛明兰不再是穿越女,而是如假包换的盛家不受宠的庶女。

不到八岁的她亲眼看着自己的母亲因为林小娘的设计,难产时得不到及时的救治,一身是血的死在自己面前,没出生的弟弟也活生生地被闷死在娘胎里。

这样惨烈的情景,亲身经历过的人,有几个人能忘?

有几个人能不恨始作俑者,安安心心地过完往后余生?

明兰如果真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可忘掉自己生母的死因,关心粮食和蔬菜,平时留心讨好祖母、父亲和大娘子,和墨兰也开开心心地做好姐妹,为自己筹谋一桩好亲事,无忧无虑地过一辈子。

从利害关系来说,这样的未来规划,对无依无靠的庶女明兰来说,无疑是最优解。

但那样的明兰,才真的让人齿冷。

复仇,是最不划算也最难的一条路。

可剧中的明兰,还是执意走上了这条路,筹谋复仇细节时缜密冷静,不牵涉任何人。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没有被仇恨吞噬了自己的本心,她心里始终燃烧着一团火,恩怨分明。

对她好的人,她记在心里,要以命相酬。


书粉们说明兰不是真的爱重祖母,但是在江上遇到水贼的时候,明兰却想也不想地把逃生的机会让给了祖母。

因为她始终没有忘记生母临死前对她的嘱咐,“人家帮了你,你就要谢谢人家。

哪怕是以命相酬。

如果这样的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么恐怕没几个人不是骨灰级利己主义者了。


明兰或许崩了书中的人设,但是就剧中的人设来说,却是成长线异常明晰,也更得我心的。

借这个话题,我也想讨论下“利己主义者”和“做自己”的高下优劣。

《知否》无论是原作者关心则乱,还是电视剧的两位编剧,都是不折不扣的红迷。

所以《知否》里有很多《红楼梦》的影子,都是借着一个家族的兴衰描绘一个时代的风俗画卷。

以男性为主角,可以看到一个社会的上限,而以女性为主角,则能看到一个社会的下限,这就是这类女性叙事存在的意义。

但这三位女性红迷,合力塑造出来的盛明兰这个形象,身上却多少带着些“反红楼”的意味。

用作者的话说,穿越女姚依依因为看过了《红楼梦》,所以时刻提醒自己:

不要学林黛玉的脾性,明明是家世高贵的嫡女,手中握有父亲的大把遗产,还有祖母的慈爱庇护,最终却泪尽而逝,简直是手拿一把王炸却生生打成了烂牌;

也不要学薛宝钗的处世哲学,太过于明哲保身,没有尽到嫡女应尽的责任,既没有劝诫哥哥薛蟠读书上进,也没有掌管好中馈,明知母亲薛姨妈能力有限,却眼见着母亲放纵儿子、无心生意,显露出败家颓势却无动于衷。

无论是书中的盛明兰,还是剧中的盛明兰,都是对外伪装成呆萌可人的史湘云,内里却是人情练达的薛宝钗的人。

和部分书粉认知不同的是,书中的盛明兰也并非是个消极怠工,得过且过的庶女。

她的“不争”,其实是一种高明的自我保护手段。

对一个不受宠没靠山的庶女来说,处处掐尖儿出挑并不是什么好事,反而可能招致祸端。

看看曹公对薛宝钗的描写,“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

用现在话说,薛宝钗式的人就是特别通人情世故,会来事儿,情商高。

这样的人,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都会过得比较顺利。

原著中有几处与《红楼梦》相似情景的对照描写,读来颇为有趣。

比如有一次大娘子王氏身边的得力嬷嬷来给明兰送宫制的绢花,红楼里有几乎一样的场景,林黛玉的应对如何?

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
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
黛玉再看了一看,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林黛玉恨下人怠慢自己,不把自己当贾家的正经主子看,所以由着自己的性子发泄了一通,结果却得罪了周瑞家的,及背后的王夫人、薛姨妈二人,也在下人面前留下了自己刻薄小性儿的名声。

即使我们读者开上帝视角知道黛玉是多么真诚多么好的一个姑娘,别人不知道也没辙啊,府里人人都觉得宝钗性子好愿意找她玩,却不敢接近黛玉。

而明兰怎么处理的呢?

她先将大娘子的嬷嬷客气地迎进来,送上茶水糕点,坐在一起和气地唠唠家常。

不仅让小桃丹橘打包一份糕点让嬷嬷带走,还加上自己亲手绣的绣品和打赏的钱给对方。

临了还特意问嬷嬷,“这绢花姐姐们都有了吗?”听对方回复都有了才放下心来。

在某些人的眼里,明兰的举动有刻意讨好之嫌,好歹也是一个小姐啊!用得着那么低声下气战战兢兢的吗?

但是你看明兰的举动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呢?

那个嬷嬷特别感动,真诚地说怪不得府里上上下下的人都愿意到明兰这里来,都夸她好。

末了又悄声告诉明兰:“姑娘放心,这几支绢花都是我在四姑娘和五姑娘挑之前先给姑娘留起来的,保证是最好看的样子。”

你看,同样是想要得到下人的尊重,维护自己的利益,除了硬怼,我们还有更有效的处理方法。

作为现代女性,大家对待林妹妹的态度应该都是很复杂的,既感动于她“做自己”的纯粹和对待爱情的坚贞,又暗暗提示自己切不可做林妹妹式的人物。

情深难以自抑,柔弱不能自理”的属性在外人看来,很难赢得多少好感。

所以在明兰身上,我们基本看不到林妹妹的属性,反而是在林小娘、墨兰、曹家表妹等女配角身上,多少能看到林妹妹的影子。

尤其是编剧给林小娘起的名字叫“林噙霜”,化用的是林黛玉所作的《咏菊》中的一句: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由此可见《知否》原书作者和编剧们对林妹妹“恋爱脑”属性的不认可。

林妹妹的优点固然很多,但是用现代独立女性的眼光去看,却过得实在是消极了些。

十几岁时初读红楼,一心只爱林妹妹,对宝姐姐那样的人心生警惕、暗暗生厌,更对男人们说的“娶妻当娶薛宝钗”嗤之以鼻。

年纪渐长,才渐渐体会到会为别人考虑,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有多么可贵。

用原作者关心则乱的话来说,穿越到古代去随意开金手指,做香皂做玻璃,开服装店……这过于意淫,我们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倘若真能穿越,需要考虑的第一要务其实就是生存。

无论是穿越女姚依依,还是剧中不受宠的庶女明兰,亦或是我们广大女同胞,活在这个世上需要考虑的第一要务,都不是风花雪月,而是赤裸又真实的生存二字。

为了生存,我们都需要在成长的道路上磨平自己的棱角,收敛自己的脾气,为了达到最终的目的隐忍坚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人类大部分都是利己主义者。

为了更好地生存,我们都愿意进化,愿意改变。

但我不同意说盛明兰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为她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需要装,什么时候不能装。

△给官配党发点糖,书中顾二叔最初对这个小姑娘感兴趣,就是发现她在装。


她为闺蜜嫣然出头,为表姐淑兰出头,帮小宫女送信,都显示出她外圆内方的坚毅性格。

即使每次都被祖母责骂,她坚决认错,然而,坚决不改。

只要心中有底线,明善恶,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