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关调查问卷包括哪些内容?

来源:www.fanlv.net  时间:2023-02-07 09:57   点击:16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公关调查问卷包括哪些内容?

公关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环境调查、公众调查和组织形象调查。

①社会环境调查。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查,主要是为了分析、把握与本组织有关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一切动态。

②公众调查。公众是公关部门工作的主要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公众也就是公关部门所面对的具体环境。公众是一个经常变化的群体,不断因问题的发展而变迁。因此公众调查应经常进行,公众调研要掌握的材料包括:公众构成、公众态度、公众需求、意见领袖。

③组织形象调查。组织形象就是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留下的印象。换言之,组织形象也就是公众对组织的看法和评价。组织形象调查可分成两个方面:一是组织自我期待形象的调查;二是组织实际社会形象的分析。

二、绿色公关的企业内部绿色公关是绿色营销成功的基石

企业在开展绿色营销的过程中,公共关系部门必然参与其中,承担着诸如监测企业的绿色环境,搜集有关本企业的绿色信息,向决策者提出自己的绿色建议,协调与有关部门的绿色关系,使企业组织形象更符合公众的绿色需求等任务.因此,企业内部绿色公关多侧重于以下途径。 在公众心目中树立绿色企业形象,这是绿色公关的根本性目标。如果一个企业的营销活动能以“绿色”为基调和主调,从战略高度审视自身行为,从有利于经济、人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立公关策略思路,则该企业将被公众所认可,被环境所接纳,这将是企业寻求发展的无形资产和至尊法宝。全力营造绿色经营环境。这是塑造企业绿色外部形象的必经之.在企业经营场所的清洁卫生、环境布局、空间构图、装潢修饰、光线氛围等方面,均融入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绿色因素,提高品牌知名度。积极实施lS014000和环境标志认证,通过争取获得绿色标志,提升企业竞争实

力.积极开展各种绿色主题的公共活动。这是树立企业及产品绿色形象的重要传播途径。绿色公关能帮助企业更直接、更广泛地将绿色信息传递到广告无法达到的细分市场,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如某酒类企业举办的“保护母亲河环保调查”活动,组织志愿者组成调查小组,沿黄河进行环境调查,沿途宣传环保知识,许多新闻媒体进行报道,起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麦当劳因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废弃的包装物,逐渐成为环保人士攻击的对象。在环保危机的威胁下,九十年代初麦当劳推出了“种植一棵树”的绿色公关宣传活动,并着手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减少包装;二是减少使用损坏环境的材料;三是使用较易处置、能物化成肥料的材料。这样使环境污染物减少了60%,在社会公众面前成功地塑造了“绿色麦当劳”的新形象,为麦当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消费者的厚爱,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经营环境。

三、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活动具有“影响和完善”的功能,具体的说是指公共关系活动可以影响到组织面临的公众舆论和公众环境,提高组织的知名度、美誉度,加强组织与公众环境的和谐度,即完善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

例如,组织开展的公益性活动,如服务社区、宣传环保、专业知识普及、慈善筹款等,将加强外部公众对组织的理解与信赖,提高内部公众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组织良好的公众环境状态,为组织的生存发展赢得更多的支持和推动力量。

四、论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的作用

一、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的作用

通过公共关系活动,能使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互惠互利的良好关系,使组织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形象,这是公共关系的最主要的作用,也是公共关系能被各种社会组织青睐的根本原因。

(一)采集信息,监测环境

组织环境是由它的公众及影响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因素组成的互动系统,组织总是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而这个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对组织而言,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如何才能趋利避害呢?这就要发挥公关的预警功能。

所谓公关的预警功能,就是公共关系部门通过对目前环境严密的监控和精细的分析,随时掌握环境状况及未来变化趋势,预先向组织领导者提供信息,使组织能迅速出击,抓住有利时机,或及时调整,避免不利因素。简单地说,这种通过对环境的动态监控使组织未雨绸缪、趋利避害的功能,就是公关的预警功能。

要实现这种预警功能,就要求组织的公关部门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采集信息

信息是预测和决策的基础,因此要发挥预警功能,首先要充分地掌握环境信息。公共关系采集的信息主要是有关组织信誉和形象方面的,包括以下几类。

1)产品形象信息

产品既可以指工商企业提供给顾客的有形物品,如衣服、电脑等,也可以指无形的劳务支出或服务,如律师服务、歌星演唱等。在某种制度上,我们甚至可以从广义的角度,把政府部门的政令通告、慈善机构的慈善活动也看做是这些组织的产品。

成功的组织都非常重视公众(消费者)对该组织产品的意见和评价。产品形象主要通过产品的质量、性能、品种、款式、价格、包装、服务(特别是售后服务)等来反映,因此公共关系人员应认真收集这方面信息。

2)组织形象信息

与产品形象相比,组织形象对组织而言可能更重要。因为产品形象是公众对产品这一因素的评价,而组织形象则是公众对组织的整体印象,它更能反映组织的公关状态,对企业公共关系工作的效果的反映也更全面。组织形象信息包括公众对组织机构、管理能力、人员素质、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看法和态度。

3)其他社会信息

对于一个成功组织或一次成功的公关活动而言,除了要掌握自身的信息和组织形象信息以外,还必须对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状况和变化,对社会时尚潮流的更替,对人们普遍关注的舆论热点随时进行跟踪。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通观全局,立于不败之地。

2、监视环境

采集信息并不是公共关系的最终目的,信息只有在经过加工、整理和分析后,形势、预测趋势时,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1)监测政府决策趋势

尽管很多组织的领导人都自称远离政治、不谈政治,但在现代社会,组织或个人还是不得不和政府部门打交道,受到政府部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任何组织都必然受到政府的法律、法令、法规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政策的影响,受到党派势力力量消长的影响,还会受到政局稳定性的影响。因此,任何组织的现实行动必须符合政府的现行政策,未来行动则必须符合政府的未来政策走向。这就要求公关部门密切关注政策环境,随时掌握政府决策动态和方向,及早预测与组织有关的各种现行政策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使组织提前准备应对之策。

2)监测社会环境变化趋势

社会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全部精神财富,包括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文化水准和宗教信仰等相对比较稳定的因素,也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等变化相对较快的因素。这些因素都可能对组织的公关工作产生或强或弱的影响。如社会需求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会从整体上影响组织的经营;公众需求、公众心理的变化将很快给产品开发提出挑战;社区内的重大问题可能引起公关纠纷,也可能使组织在不经意中形象变得更好;日益兴起的环境主义和绿色主义则将对组织的未来发展带来持久的长远影响。因此,组织必须密切注视社会环境的发展动态,以使组织能根据环境变化主动出击,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3)监测竞争对手的发展动态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尽管很多公关专家在正式场合都会说,在公关学者眼中没有竞争对手,只有合作伙伴;但为了更好地和这些伙伴合作,你必须了解他们,了解其长处,清楚其弱点,然后才能在相互合作中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因此,洞察竞争对手的公关状态,借鉴竞争对手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劣所在,预测竞争对手的未来走向,同样是公共关系的重要工作。

(二)引导舆论,塑造形象

在公众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组织形象是公共关系的核心工作,而这种形象的树立既需要组织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更离不开组织通过公共关系活动对舆论创造、强化和引导。

为了使公众了解组织的产品或服务以及组织的整体形象,组织必须向公众说明和解释组织的有关政策、行为和相关信息,争取公众对组织的了解、理解、支持和合作,为组织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此,组织在公关活动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通过公关活动,引导公众理解并接受组织

(1)当公众对组织缺乏认识和了解时,组织应主动地宣传自己、介绍自己,促进公众的认知和了解。

(2)当一个组织及产品有了基本的公众印象及良好的评价之后,组织应继续努力、强化这种良好的舆论态势,使组织形象深入公众心中。

(3)当公众对组织的评价游离不定、好坏莫辨时,组织应谨慎地发挥引导作用,使舆论尽可能向有利于组织的方向发展。

(4)当组织形象受损时,组织应该根据不同情形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是因组织自身失误危害了公众利益,就应该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即改的态度,坦率认错,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并把组织处理事故的过程以及整改措施及时告知公众,求得公众谅解,以期重获支持和信赖。如果是因为公众误解,应及时向公众澄清事实真相,消除误会;对于他人陷害则应尽快揭露其阴谋,并将本组织采取的预防措施向公众宣布,以防事态扩大,然后再逐步恢复公众对组织的信心。

2、通过社会交往,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

公共关系的对象――公众,是特定的人群而不是单个的人,但是任何公关工作总是要落实到个人身上。因此,除了通过大众传播引导舆论从而影响大量公众外,借助各种社交活动即人际交往,为组织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广结良缘也是公共关系的重要功能。

当然,我们在理解这种社会交往(人际交往)的作用时,特别要注意:人际交往只是公共关系的一种手段,绝不是惟一的手段;不能把公共关系看做是人际应酬,更不要把它和庸俗关系即所谓的“关系学”混同起来。

(三)沟通内外,协调关系

协调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根本职责之一,社会组织的形象就是在不断地协调和沟通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协调意味着减少、化解乃至避免组织与内部公众之间的摩擦和与外部公众之间的冲突。更进一步说,通过协调要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减少摩擦

由于作为公关主体的组织和公关对象的公众处于不同地位,它们之间必然会存在利益的种种差异和矛盾。又由于他们在信息的掌握上总是不对称的,因此,摩擦在所难免。这就要求组织充分运用公共关系,努力减少摩擦,协调内外关系。

2、化解冲突

摩擦是小的冲突,冲突是大的摩擦。对于社会组织来说,有冲突并不是什么丑事,只有有了冲突而不思化解、不求改进才是不可原谅的。发生了冲突,公共关系便可充分发挥其协调功能,运用各种有效的交际手段和沟通方式,化干戈为玉帛,解冲突于无形。

3、平衡关系

在公共关系发展过程中,不平衡模式一直占据主要地位,最初是组织完全以己为主,根本不考虑公众利益。后来人们提出公众是上帝,一切为了公众,这种思想仍是一种不平衡观。现代公关理论认为,组织和公众都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双方都有自己的利益,两者同样重要。当双方利益出现分歧和矛盾时,组织既不能牺牲公众利益,也不要一味地牺牲自己利益,而应通过平等的对话、协商,使双方能达成共识,双方都应该做出必要的让步和妥协。因此,公关的任务便是在双方利益得到维护的前提下,实现利益平衡下的新的合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