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如何评价南斯拉夫电影《桥》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来源:www.fanlv.net  时间:2023-07-08 18:51   点击:256  编辑:admin   手机版

2020年三月初,意大利开始率先封城。

经过几天的居家隔离,充满艺术细胞的意大利人纷纷走入自家阳台,在这个不能出门的特殊时期,人们开始在自家阳台里通过演奏音乐来相互鼓励。这其中有一首歌,我想国人们听了以后,一定会觉得无比熟悉。

这首歌意大利语叫《Bella Ciao》,直译过来是《姑娘,再见》。

听名字不觉得熟悉是吗?如果你当时在新闻里仔细听过演奏,这旋律一定让你觉得:呀,原来是这首歌呀。

是不是好多人都会随着音乐,情不自禁的唱起来:

“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

是的,无论是对于老一辈的国人,还是八零、九零后的年轻朋友们来说,这首歌都是人们传唱了无数次的经典歌曲。在我们国家,人们把它翻译成《啊!朋友再见》。国人对这首歌曲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它源自一部非常经典的前南斯拉夫电影——《桥》。

即使过了很多年以后,许多人再听这首歌依然心潮澎湃,我想这是因为听着这熟悉的旋律,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这部老电影。这尘封已久的影片,来自一个已经走入历史的国家,来自一个早已不复存在的国家,来自一个一提起就会让人想起战争而唏嘘不已的国家——曾经,这个国家的名字叫作南斯拉夫。

电影《桥》海报

因为《桥》这部电影在中国的流行而导致许多人误以为这部影片的插曲《啊!朋友再见》是南斯拉夫的原创歌曲。其实不然,这首歌是意大利民歌。

它的本名叫《姑娘,再见》。本来表达的意思是游击队员们离开故乡去和侵略者战斗的心情。欢快的旋律唱出了意大利人对家乡的热爱眷恋和面对侵略者时那无所畏惧的勇敢。

影片中负责炸毁桥的爆破专家扎瓦多尼就是意大利人,所以当他哼着这首意大利民歌出场时,不会让观众们觉得有半点违和。

当扎瓦多尼带着他的小助手班比诺欢快地哼着歌出场,兴奋地说要在战争结束后带着班比诺去意大利看看时,那有说有笑的生动画面仿佛在那一刻让观众们忘记了他们要去上战场的那份沉重和战争的残酷。

回到现在,我想意大利人民再次演奏起这首经典民歌,想必对居家隔离的人们有着很大的鼓舞。

意大利人民的“阳台音乐会”

让我们再把时间线倒退回几十年前,前南斯拉夫有一类电影叫做“游击队电影”。这类电影是介于严肃的战争片和娱乐的动作片之间。

这类电影讲的故事,有一些是历史上的战例,故事符合当时官方历史叙事的态度,同时又要娱乐大众,所以观众在影片中能找到英雄的原型,而一些关于英雄的故事又会有一些小小的杜撰。

1969年,前南斯拉夫著名爱国导演哈依鲁丁·克尔瓦瓦兹拍摄了这部二战时期的抗战电影《桥》。三年后,这名导演又拍摄出了大名鼎鼎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剧照

哈依鲁丁·克尔瓦瓦兹导演非常擅长拍这类电影,他的这两部电影都是“游击队电影”的典型。七十年代,我国先后引入这两部作品。

引入影片《桥》的时间是1977年,彼时国内人们的思想意识相对保守。本来意大利语Bella Ciao应该翻译成姑娘再见,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我国的翻译人员就把这首热情的带有爱情色彩的歌曲翻译成了《啊!朋友再见》。就影片的内容来说,译者的再创作并不违和,反而更加深刻。

这首经典的插曲在电影中穿插着各种的变奏,时而像涓流欢快的小溪,时而像激情奔放的大河,时而委婉凄美,时而悲壮荣耀。当我再次听着这熟悉的旋律,思绪仿佛回到了近半个世纪前,几乎全国人民都在看《桥》的那些激情岁月里。

扎瓦多尼(右)和班比诺(左)

片名为《桥》,整个故事都是围绕着这座桥展开的,一切都是为了桥。

1944年春天,二战已经接近尾声,德军计划从希腊经过黑山境内撤退回国,为了能够完成撤退,德军一定要保住桥,因为这座桥是他们撤退回国的必经之路。而与此同时,以“老虎”为代表的南斯拉夫游击队员被派去炸毁这座桥,因为这样就能完全阻断德军的退路,有利于游击队转守为攻。

这座桥位于黑山境内北部的塔拉河谷地区,横跨塔拉河,地处险峻。对游击队来说,要赶在德军撤退的时间前去炸毁这座又高又险的桥,可谓任务极其艰巨。

塔他拉河大桥

沉稳果敢的代号为“老虎”的游击队长,带领着一群帅气英勇的热血青年,去完成炸桥的艰巨任务。热情幽默的爆破专家扎瓦多尼、活泼天真小助手的班比诺、沉默寡言的飞刀战士狄希……游击队员一个个都有着鲜明的个性,让人印象深刻。

为了成功地炸毁这座桥,游击队员们找到了桥的设计者,他们想让设计这座桥的工程师告诉他们这座桥的结构,从而知道在哪个位置安放炸药能够成功地炸毁这座桥。

这时,导演的高明之处显示出来了。

队长“老虎”在接到任务时,深知这项任务的艰难,他对上司的反应完全出乎当时国人的意料。人们印象中,英雄主角在接受上级派出的任务后,第一反应通常都会说:保证完成任务!坚决完成任务!

可是,“老虎”的反应非常真实,他说这么短的时间别说炸毁这座桥,就连能不能到达那座桥都不好说,这个简单的反应就让观众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任务的艰难,胜过万语千言。

2007年再度发行的电影《桥》的DVD

在和爆破专家扎瓦多尼碰头后,游击队开始去寻找工程师,感觉整部片子在战争的大背景下,充满了对人性的描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情感出发点。

班比诺,工程师,萨瓦多尼,这些角色都是活生生的、立体的,抗战绝不是他们生活的唯一。

小助手班比诺梦想着去意大利旅行,要是再幸运地遇见个漂亮姑娘,那就更好了。爆破专家萨瓦多尼开朗乐观,并对自己的爆炸技术引以为荣,他甚至不无骄傲地调侃工程师说我炸的桥可比你建的桥多。

最立体的角色是工程师。工程师热爱自己的事业,视桥为一件艺术品,是自己多年心血的结晶,就像是自己的孩子。

扎瓦多尼(左)、班比诺(中)与工程师

最初游击队员从盖世太保的手中将工程师救下的时候,他并不知道游击队员们想让他炸毁自己设计的桥,所以在知道真相之后,他死也不肯炸桥。当德军追踪他们走过一片沼泽时,工程师趁乱逃走了。

游击队员发现少了一人之后,不顾一切危险选择折回来寻找工程师。一片枪林弹雨下,和德军对抗的小助手班比诺的枪没了子弹。

为了防止班比诺被敌人活捉,扎瓦多尼忍痛向班比诺的方向抛去了炸药。德军被炸死了,倒在了沼泽中,和他们一起倒下的还有那个哼着歌的快乐的小伙子,他再也回不来了。

班比诺永远地倒在了沼泽中

班比诺临死前一次次地挣扎着站起来,却因为腿上中弹而一次次地倒在沼泽中。他不停地呼唤着扎瓦多尼,希望他最好的朋友能够来救他,完全没有抗战电影中“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那种大无畏。

那清澈见底的眼神流露出来的满是对生的无限渴望与眷恋,更让观众们觉得无比真实与震撼。而他的好友扎瓦多尼泪流满面,心痛如绞却没有办法去救他,否则大家都得暴露在德军的视野中,都得牺牲。扎瓦多尼在失去班比诺后悲痛欲绝的哭声一直回荡在整个沼泽中,也回荡在国人的记忆里。

扎瓦多尼

可以说这部电影在当时让国人们看到了世界电影的多样性,那是真正经历过战争痛苦、国土沦丧的人们才能拍出来的电影。

而德军与游击队的斗争还在继续,不因双方的流血流泪而终止。为了这座桥,牺牲的不止班比诺一人。曼奈为了桥而死,修道院的修女为了桥而死,丹尼奥也为了桥而死。工程师在目睹了游击队员的牺牲之后,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开始一心一意地帮助游击队员炸桥。

看到这里,我明白了原来正义和真理并不是天生就刻在人的骨子里的,而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生长起来,推动人们做出听从内心的选择。

人性的光辉在《桥》中闪耀不已。

纠结的工程师

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游击队员们在“老虎”的带领下终于抵达了这座桥。

眼看着扎瓦多尼已经把炸药安放在了工程师告诉他的位置上,就要开始炸桥了,这时德军赶来,在最后一刻朝着扎瓦多尼开枪。

工程师亲眼目睹自己的战友掉下悬崖粉身碎骨却无力搭救,那一刻他被扎瓦多尼的牺牲彻底感动了。

在最后的惊险时刻,工程师拉开导线,毅然决然地按下了按钮,亲手炸毁了自己建造的心爱无比的桥,而他自己也与桥上的德军同归于尽了。

我们看到那个故事的开头拧巴的工程师,那个无比珍爱自己作品的工程师,那个始终与游击队格格不入的工程师,眼含热泪,坚定地为了抵抗德军炸毁了自己的桥,也永远地倒在了自己的作品之上。此时,每个人都对工程师的自我牺牲震撼到了。我想也许这就是南斯拉夫人坚毅不屈服的性格。

整个炸桥的过程无比艰险。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倒下了,一次又一次的牺牲无疑让人们认识到了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可这胜利来得并不轻松。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换取来的胜利,这种血染的风采代价实在太大。我想人们只有铭记这痛彻心扉的苦,才会明白和平的来之不易,才能更加珍视生命。

工程师炸桥

在电影结尾处,观影的人们有一种复杂的感触,这绝非老式战争片中的那种全胜结局。相信所有人在最后完全没有炸桥胜利的欣喜。

因为我们看到那些个性鲜明的人,那些热爱生活的乐观的人们,为了守护自己的国家,在战争中陆续死去。

影片的最后,导演让仅剩下的三位没有牺牲的游击队员无奈地回头望,借着“老虎”的口中伤感地说出:这真是一座好桥。

最后三名游击队员

影片无疑让所有观众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此情此景下,人们真正地明白了这个世界对和平的呼唤与渴望才是最珍贵的情怀。

看着最后剩下的这三名队员,我的脑海中出现的始终是影片最开始的时候,扎瓦多尼和班比诺哼着歌,走在山坡上的欢快。我想,如果没有战争,也许他们此刻会在意大利吃着冰激凌,看漂亮的姑娘吧。

矗立于桥头的炸毁桥的牺牲的英雄游击队员纪念碑,似乎仍然在向人们诉说着历史。

整部影片没有声嘶力竭的呼喊,没有放大的口号,有的只是深沉而坚定的英雄主义的浪漫。也许,只有在常常被战火蹂躏的巴尔干半岛,只有在历史悠久的南欧,才能产生对和平最热切和最真挚的呼唤,才能孕育《桥》这样的作品。

桥的另一侧工程师的纪念碑

这张照片是矗立在桥头的工程师的纪念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每年都会去塔拉河谷大桥凭吊,墓碑上总有些小小的鲜花点缀,有了这些小花的陪伴,长眠于此的英雄才没有那么孤独寂寞。

设计这座桥的工程师最后的确是牺牲了。影片《桥》中为了增强戏剧性,导演安排工程师亲手炸毁了这座塔拉河大桥,与自己设计的桥一起牺牲在胜利到来之前。

现实中,工程师也的确参与了炸桥的运动但不是他亲手炸毁的桥,而是他把桥的结构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游击队,游击队员才能够成功地投放炸药,炸毁这座桥。

可遗憾的是,在炸毁桥后的两个星期,工程师被盖世太保枪杀。

最终也没能看到战争的胜利,可悲可叹。

“老虎”(左)和工程师(右)

然而,这部悲情的影片更大的悲剧其实不在戏中,而在戏外。

二战之后,战争没有完全消退在这片久经沧桑与磨难的土地之上。

1992年,南斯拉夫宣告分解。连年不断的战争使得这片土地不复昔日的繁荣,一个接一个地合力上演了一场巴尔干半岛版的“战国七雄”。前南斯拉夫现在已经变成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等国家。

昔日的一起拍摄《桥》的好友们无法逃避时代的变迁,就这样被迫飘零在各地无法团聚。

扮演“老虎”的著名演员巴塔·日沃伊诺维奇是塞尔维亚社会党人,一直居住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是铁托忠实的朋友,还参选过总统。

“老虎”巴塔·日沃伊诺维奇

爆破专家扎瓦多尼的扮演者鲍里斯·德沃尔尼克是克罗地亚人,而影片的导演哈依鲁丁·克尔瓦瓦兹则是一名穆斯林。 由于观点不同,在当时紧张的环境下,“老虎”与“扎瓦多尼”在公开场合发表了一系列的公开绝交信。

直到2004年,两人才在广播中表示和好。此时,整个国家的人们都听到了他们和解的声音,很多影迷为此热泪盈眶。可是,令人伤感的是,直到两人去世,他们也没有再见过面。

令人为之扼腕的是,这部影片的天才导演哈依鲁丁·克尔瓦瓦兹在波黑战争中,因为热爱自己的故乡,迟迟不愿离开自己的城市。1992年,这位六十六岁的老人在萨拉热窝围困战中因食物短缺,死在了萨拉热窝!

哈依鲁丁·克尔瓦瓦兹导演

几年后,在纪念他的影展上,当年参演这部电影的演员中,竟然只有“班比诺”一人站在舞台上与已故导演的妻子拥抱而泣。

曾经,这部电影是连接着朋友们之间的纽带。影片里,一个又一个好朋友为了战争的胜利而死去;影片外,现实中一个又一个好朋友因立场的不同而各自离开,分道扬镳后徒留一片无奈、苦涩与孤独。

“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歌声背后,那些互相珍惜的朋友,彼此间散落天涯的伤感被这首歌描述得淋漓尽致。

我不知道,那个已长眠地下的强人tietuo,看到自己保护过的南斯拉夫这个局面会作何感想?

2005年,应小崔的《电影传奇》之邀,终于让《桥》的一些演员一起来了中国。也就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才能在一起没有顾忌地追忆往事。这次的邀请,国人见到了中国永远的朋友“老虎”,帅气的“班比诺”,以及影片中狡诈又不失幽默的“猫头鹰”。

小崔与巴塔
影片中的“猫头鹰”

节目中,小崔的一句话,让观众们潸然泪下。多年后,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小崔说:现在他们在北京相聚,回国后,他们各自还不知道会面临着怎样的压力。

昔日的朋友再相见,大家都已满头银发,年逾古稀。很多当年一起拍片的朋友们都已经离开人世了,这些中国人的“老朋友们”的这一次相见,也许真的是他们此生最后一次的聚首。

2016年5月22日,老虎、瓦尔特,中国观众最亲爱的南斯拉夫老朋友巴塔·日沃伊诺维奇于贝尔格莱德病逝,享年83岁。

那一天,听了一整天的《啊!朋友再见》。我想很多国人已经很难分清到底是伤感于英雄的离去,朋友的不在,青春的易逝,还是曾经的英雄主义情结。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再见了,永远的朋友!

永远的巴塔

多年以后,再次回想起这部电影,我想忘记它背后的伤感,只想记住它的轻快。

记住影片中对友情的敬意,对信仰的坚贞,对生灵的叹息。

记住影片中那口哨和着口琴的“啊!朋友再见”,记住战争并不是他们生活的唯一,记住即使身处艰难困苦中,也需要一往无前的乐观精神,就如同班比诺梦想中的意大利一样。

我想有机会,我一定要去黑山看看那座桥。

-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